本网讯(文/高博轩 李兴怡 图/高博轩 李佳敏 肖学萍)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实施“乡村振兴青年建功”行动,引领学生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6月23日至26日,景德镇陶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文明实践队赴景德镇市浮梁县开展暑期文明实践活动。
6月23日,实践队到达浮梁县江村乡严台村,观农村新貌,听振兴故事,感最新成果。严台,古称严溪,起源于东汉光武年间,有l100多年的历史,村内现有保存完好的民居140多座,大多为徽派建筑。2020年6月,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契机,浮梁县投资四千多万元启动“严塔线”提升改造工程,交通设施得到极大改善,村民们告别出行难的同时,也吸引了大量游客参观游玩,成功带动旅游产业快速发展与沿线群众共同富裕。在此次活动中,实践队员深刻体会到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带领下,农业综合实力在提升,农村整体面貌在改观,农民生活水平在提高。我国成功全面推进了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6月24日,实践队参观江式训革命展陈馆,了解革命烈士江式训的英雄事迹。通过讲解员的介绍,每位队员都深切感受到革命烈士江式训顽强不屈的浩然正气和用生命捍卫的信仰与英雄气概。一张张发黄的照片,一篇篇记录详实的史料,时刻提醒着大家,身在和平年代,同样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在江式训身上,实践队队员们看到了信仰的力量,这种力量不仅激励大家前行奋进,更坚定了大家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信心。
6月25日,在当地村委会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队来到槎口村看望当地的“五保户”。队员们不但给老人带来了米、面、油,更是主动请缨,帮老人打扫院子,整理衣物,让老人感受到了实践队的温暖和热情。此次活动的开展,不仅为老人们送去了关心和关爱,更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老、助老的优良传统。活动中大家有感而发,一致认为“老人们需要社会的关爱也需要每个人的关爱,有时候仅仅是举手之劳,就会使他们感到快乐与温暖。”今后在生活中,我们会用更多的实际行动去关爱老人、服务老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
“晴天早晚遍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优越的自然环境使浮梁从古至今都盛产茶叶,结合景德镇得天独厚的制瓷工艺,造就了当地浓厚的茶文化。6月25日下午,实践队来到了浮梁县古县衙茶文化博物馆,探寻古陶瓷文化及浮梁茶文化。刚到博物馆,实践队队员们就被各式各样,或古或今的制茶用具和繁多的茶叶种类所吸引,在讲解老师的耐心介绍下,队员们对景德镇悠久的茶瓷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深深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行社会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6月26日下午,实践队来到浮梁县旧城村调研考察。浮梁自唐武德四年(621年)置县,始名新平县。唐元和十一年(816年),因水患县城迁昌江之西的高地,即今旧城村,此后历经宋、元、明、清,直至民国五年(1916年)迁县治于景德镇,原城址称为旧城。旧城不但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还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实践队员们在与当地村民的交谈中得知,在大革命的农协运动和土地革命的苏维埃运动中,旧城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打土豪、分田地,参加红军,武装斗争,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及国民党的反动政权,涌现出许多像唐大毛这样血染昌江、头悬城墙,为红色政权矢志不移的革命英雄。在缅怀先烈的同时,队员们也被先辈们的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深深地打动,纷纷表示要继承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坚定理想信念,奋发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学思践悟二十大,砥砺奋进新征程”。6月26日上午,实践队来了浮梁县浮梁镇开展理论宣讲。宣讲活动结束后,实践队队员与浮梁镇工作人员一起交流和探讨,畅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感悟。
通过此次文明实践活动,队员们都收获良多,纷纷表示要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