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公告通知 > 院内新闻 > 内容

【思政专题】上好思政课的“六度”

发布时间: 2019-04-10     点击率: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从2014年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指出“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到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再到在今年3月18日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再次特别强调了教师的重要作用,“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思政课教师承担着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教学任务,肩负着宣讲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的政治使命。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谆谆教诲,把握“高度、深度、广度、精度、温度、力度”,认真上好思政课,自觉肩负起大学生政治、思想、行动上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三重使命。

有高度。“思政课的对象是人,重点是思,方向是政,载体是课。”思政课教学不仅仅是简单一门大学生必修课程,是关系到国家千秋基业的系统工程。我们不能把自己简单定位为“教书匠”,而是要争做铸魂育人的“工程师”。尤其是作为思政课兼职教师的辅导员,我们要发自内心敬畏三尺讲台,把“上思政课”作为教学相长、提升自身理论养的重要渠道,把“上好思政课”作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有深度。流于浅表的信息传递容易让人疲乏厌倦,兴趣索然,但过于深奥又会让学生在心理上产生畏难情绪,同样收效甚微。如果思政课教学“结论都是既定的,套路都是明显的,知识都是熟悉的”,这样的思政课是无法入脑入心的。因此,我们要争做智慧型教师,“给人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我们不能以段子取悦学生来调动课堂氛围,而是从备课上、钻研教材上狠下功夫,最好能做到脱稿、或者半脱稿;要注意知识结构的更新,多贯穿一些社会的热点和学生关注的焦点问题,为同学们答疑解惑,让真理魅力点燃智慧火焰,照亮学生前行的路。

有广度。互联网时代,信息传递呈现扁平化、碎片化;这需要教师不断丰富学科积累和教学素养,精准梳理有用信息,将国际比较、中国实际和政治理论巧妙结合,精心打磨教学风格,让思政课有一定的广度和张力,从而更好的教育、引导学生;但知识拓展并非没有边界,由于课堂时间有限,需分清主次,充分把握课堂密度和课程进度,选择与教学目标密切相关、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的拓展知识向学生讲授。此外,要积极参与教研室活动、教学基本功技能竞赛等,向专家、同行学习,拓宽知识面,提升教学水平。

有精度。我们既要理直气壮上好思政课,也要结合学生特点,讲究方式方法,实现精准育人。教师学识水平高,如果教学方法不得当,也只会事倍功半。如《射雕英雄传》中的黄药师武功很高,可是当老师的工夫并不太高,他心高气傲,喜怒无常;他的徒弟们都很怕他,命运也很凄惨。江南七侠“学术水平”一般,但重义守诺,只是不得方法,算是一个敬业的老师,离好老师也有一定距离。我们需要像洪七公那样,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资质鲁钝的郭靖在他的点拨下,很快就学会了降龙十八掌,最终成为了为国为民的一代大侠。所以,当好思政课教师,除了有学识,更要有教学艺术,要充分结合学生的特点备课授课,提升思政课堂育人的精度。同时,要在成绩评价时做到公平、公开、公正,依据学生的表现打成绩,学生心服口服,也会指引学生积极听讲,勇于发言。不过这需要做很多细节上的工作,要求思政课老师更要有十足的敬业精神。


有温度。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上好、学好思政课的必要条件。正如时代楷模、全国师德标兵、全国优秀教师、大连海事大学曲建武教授所言,“爱是教育的灵魂,信其师才能信其道。”不管是课堂控制还是授课技巧,融入其中的是思政课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和对上好思政课的情怀与担当。在我们身边,也不乏这样有温度的好老师,值得我们学习。如一位退休老教师,每次上思政课,都提前十分钟赶到教室,课前准备工作做好后,站在教室门口,微笑着向每个进入教室的同学们道一声,“同学们好”,或者点头示意。同学们会很有礼貌地说声“老师好。”偶尔,她比平时来晚了一会,推开门,对着同学们说,“孩儿们,我想你们了!”同学们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她被同学们亲切地称呼为“妈妈老师”。也有一位思政课教师,“爱学生,从记住学生名字开始”,为记住学生的名字,花了很多的心思。并重点关注一些缺课请假较多等特殊群体学生,经常给授课班级所在学院书面反馈学风情况,形成良好的协同育人氛围。思政课教师要从教风、工作作风上,严格要求自己,认真教学,关爱学生,“言传”与“身教”并举。要利用课后时间多和学生谈心,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用心打造有温度的课堂,这样,上起课来才会游刃有余。

有力度。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不教而教”可称为教育的最高境界。我们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一二三四课堂深度融合,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第一课堂是思政课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阵地。第二课堂是围绕思政理论课的教学目标设计的相关课外活动。第三课堂是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利用假期深入社会、深入农村社区,深入博物馆、革命遗址、教育基地等,深入调研,体察社情民情,奉献社会。第四课堂是网络,通过建立网络联络群,用好网络课堂,分享思政理论课优质教学资源、理论文章,做到时时学,处处学,把学好思政理论作为一种习惯和生活方式。通过四个课堂融合,教导大学生懂得如何去把握理论,又反过来自觉地以理论解读当前现实,提高认识、坚定信仰,指导行动。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思政课教师惟有牢记初心使命,贯彻落实“八个统一”,以新时代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对思政课的“获得感”为目标,打造“工艺精湛、配方新颖、包装时尚”的思政课,才能更好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才能对得起老师这个天底下最温暖最神圣的称谓。(作者 李明文 校团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