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思政课教师: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进一步提升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用,党委宣传部、教务处、研究生院、科学技术处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组织设立景德镇陶瓷大学“大思政课”研究专项课题。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本次课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重点围绕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阐释,紧密结合时代发展需要及当下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发展需要,不断推进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涵建设,进一步提升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
二、课题研究范围
1.“第二个结合”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
2.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
3.“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
4.数字化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
5.面向文科、理科及艺术类学生的高校思政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研究
6.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7.高校研究生公共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
8.高校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体系创新研究
9.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体系创新研究
10.新时代大学生“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三、课题名额和评审
1.课题立项总量不超过12项。重点项目不超过2项,每项资助经费为2万元;一般项目不超过10项,每项资助经费为1万元。
2.课题评审由党委宣传部、教务处、研究生院、科技处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等部门组成评审小组。评审组从课题前期研究基础、课题创新性、课题应用价值以及能否促进我校思政课教学等方面进行评审并公示。
四、课题申报要求
1.课题申报对象为景德镇陶瓷大学2024-2025学年为本科生或研究生上思政课的专兼职思政课教师。
2.申请人必须能够实际从事研究工作并真正承担和组织课题的实施;每个申请人限报一个课题,课题组成员最多只能同时参加两个项目的申请;主持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未结题的不能申报主持项目,可作为课题组成员最多参与一个项目;所列课题组成员必须征得本人同意,否则视为违规申报。
五、课题研究要求
1.课题研究期限为2-3年,即不少于2年,不超过3年;
2.所有课题研究都应围绕我校思政课建设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进行,课题成果要有针对性、建设性和可操作性;
3.成果形式:举办面向全校师生的思政讲座、制作有关教案、案例、课件、小视频、素材、成果推广服务范围及媒体宣传、撰写研究报告或发表教改论文(教育类报刊)等,其中研究报告是必须的结题材料之一。结题材料要经过评审专家认可方可结题。
4.立项课题须参加中期检查等工作,确保课题完成质量。各项目承担单位(科室)要加强对立项课题的管理,督促课题负责人提高研究质量、取得研究成果并如期结题。
六、课题材料报送
1.申请人要依据《景德镇陶瓷大学关于2025年度“大思政课”研究专项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提出的研究方向申报。可在符合课题立项宗旨的前提下,结合实际自拟题目。
2.申请人填写《景德镇陶瓷大学“大思政课”研究专项课题申请书》并于2025年4月18日前将纸质材料一式三份报至马克思主义学院1105办公室(程美琴收),同时将申请材料电子版发至邮箱tdmysxzz@163.com。
3.逾期或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均不予受理。
联系人:马克思主义学院程美琴 电话:0798-8464166
附件:
景德镇陶瓷大学2025年度“大思政课”研究专项课题申请书
党委宣传部 教务处 研究生院 科学技术处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5年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