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概况
(一)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我校哲学一级学科于201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开始招生。本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具有哲学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熟悉本学科的经典著作、重要理论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动态;具有一定的研究、创新和学术交流能力,熟练阅读和使用中英文哲学文献,独立进行学术研究、撰写规范的学术论文;能够胜任与本学科相关的科研、教学、宣传、管理等工作。
(二)学科专业简介
本学科点形成了3个稳定并具有特色的培养方向,具体如下:
1.马克思主义哲学:本学科研究方向主要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以及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科技哲学、陶瓷哲学等具体哲学研究。
2.中国哲学:本学科研究方向主要有两个:一是研究中国古代哲学、伦理学思想及其现代化,特别是把中国传统哲学与造物理念、造物智慧结合起来,探究中国器物哲学体系,研究造物哲学和造物伦理,为景德镇陶瓷文化及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二是将中国传统哲学与本校优势学科——艺术学相结合,探讨陶瓷艺术中蕴含的“德”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德艺”结合等。
3.美学:本学科研究方向主要为传统器物美学、工艺美学和设计美学等。特别是立足于千年瓷都景德镇,突出陶瓷美学这一特色方向,着重研究中国陶瓷美学的本质、意境和表达方法等。
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思政课程建设与课程思政落实情况
本学科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等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并结合实际,精心打造了研究生“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等“立体课堂”教育体系,创新了研究生“三全育人”工作机制。一是建好必修课和选修课,加强研究生“第一课堂”主阵地建设。本学科除了按规定开设《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自然辩证法》等必修课之外,还面向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开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四史”概论》等公共选修课,及时将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等中央最新精神深度融入研究生课堂。二是创办“陶冶讲堂”和“思政午餐会”,打造研究生“第二课堂”辅阵地。“陶冶讲堂”每月至少举办1讲,邀请校内外专家、教授作思政类学术报告并进行师生互动。“思政午餐会”每月举办1场,研究生导师和任课教师利用午餐时间与研究生面对面讨论交流。三是利用“一线课堂”、学术会议、“三助”等,建设研究生“第三课堂”新阵地。研究生导师和任课教师经常带领研究生深入田间地头、瓷厂企业、革命旧址等参观学习,指导和鼓励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组织和支持研究生担任助教、助研和助管。研究生“立体课堂”已成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品牌,产生了较好的工作实效和一定的社会影响。
2021年,本学科研究生教育多次被中国教育报、江西新闻网、江西教育网、江西思政微信公众号等省级以上媒体宣传报道。
(二)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情况
1.大力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认真执行学校党委制订的《景德镇陶瓷大学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实施方案》。全年未发现意识形态问题。
2.狠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按照学校党委有关要求,加强基层党组织“三化”建设,结合本学科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开展基层党建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得到了校党委的肯定。
3.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带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组织本学科导师和任课教师参加学校宣讲团,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等大型宣讲报告会50余场,同时还受邀为景德镇陶瓷职业技术学院、景德镇机场、浮梁县等校外单位宣讲10多场,发挥了本学科的特殊作用,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应。
三、研究生培养与教学工作
(一)师资队伍
1.师德师风建设情况
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组织教师每月坚持集中理论学习,每学期开展师德师风警示教育活动。特别是对照师德师风要求,以典型案例为鉴,始终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首位,不断加强导师和教师队伍建设。全年未发现师德师风问题。
2.主要师资队伍情况
本学位点拥有在编师资约20人,均为高级职称教师,多数教师具有博士学位。
3.导师队伍建设规划
⑴ 根据学校发展规划,制订了本学科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学科方向为重点建设学科。
⑵ 积极向学校争取政策支持,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通过多种方式,不断优化本学科师资队伍结构。
⑶ 大力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培养,特别是通过组建导师团队、“一对一”帮扶、举办新导师培训班等方式,不断提升导师业务水平。
(二)课程教学
1.专业课程设置情况:
2.课程教学质量和持续改进机制
⑴学院制订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关于研究生教育的有关规定》等文件,从课程教学、学术报告、开题答辩、预答辩等方面大力加强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
⑵ 通过建设研究生“立体课堂”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了研究生“三全育人”工作机制,促进研究培养质量持续提高。
2021年,本学科获得全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二等奖1项,被评为全省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1篇。
3.教材建设情况
本学科采用中宣部、教育部等国家部委指导和审批的专业教材或电子书。
(三)导师指导
1.导师选聘、培训和考核情况
(1)新增导师:2021年,经学校评审,本学位点新增7名导师,分别为王磊峰、董明利、韩建磊、胡菁慧、杨柳青、余斌、王秋雷等。
(2)培训:除了组织导师参加学校举办的新聘研究生导师培训班之外,学院也组织新导师进行培训,并通过组建导师团队、组织导师参加线上线下学术会议,组织导师经常学习交流等方式,持续加强导师培训工作。
(3)考核情况:本学科对研究生导师坚持年度考核和平时考核相结合,通过年度指导资格审查、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开题、答辩及质量检查、听课评课、师生调查等方式,不断加强导师的考核,以导师考核促水平提升。
2.导师指导研究生的制度要求与执行情况
(1)本学位点积极组织导师学习《景德镇陶瓷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方法》等文件并严格执行,执行情况良好。
(2)学院制订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关于研究生教育的有关规定》,对导师指导研究生进行了多方面的补充规定,提高了工作要求,执行情况良好。
(四)学术训练
1.研究生参与学术训练情况
(1)本学位点每年通过“陶冶讲堂”“青马读书会”“经典云共读”等自创平台,组织研究生积极参加学术讲座、学术交流等学术训练。2021年,本学科共10余人次研究生参加了全国性学术研讨会。
(2)本学位点研究生每月参加导师学术团队的学术交流,长期参与导师的科研活动,并在导师和任课教师的指导下撰写有关论文。
(3)2021年12月,本学科点具体承办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与哲学研讨会”暨江西省哲学学会2021年会,本学科全体师生参加了学术会议,多名研究生作大会交流发言。
2.科教融合培养研究生成效
(1)要求研究生参加导师的科研团队和课题研究,将科教有机融合于平时的科研训练中,研究生的科研水平有明显提高。
(2)导师经常指导研究生撰写论文,鼓励和支持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以文参会,以会促学,研究生的学术能力进步很快。
(3)任课教师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研究经验运用于课程教学,并指导研究生撰写课程论文,加强研究生专业训练,为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定期举办“陶冶讲堂”,邀请校内外专家为研究生开展学术讲座和学术互动,浓厚了学术氛围,开拓了学术视野,弘扬科学精神,培植爱国情怀,研究生普遍反映受益匪浅。
3.研究生实习、实践的组织、落实、考核情况
(1)实行导师负责制,同时成立导师组,发挥学术群体作用。研究生在导师及导师组的指导下定期进行研讨交流,其活动情况纳入研究生和导师的考核中。
(2)高度重视研究生的实习实训工作,着力推进助教、助研、助管等“三助”工作。2021年,本学位点主动联系和组织培训,向景德镇陶瓷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输送了10余名在校研究生担任思政课教师。全体研究生都参加了导师的科研团队并协助开展研究。培训并聘用了10余名研究生担任本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课程的助教,先后聘用了4名研究生担任学院的学生助管。
(五)学术交流
本学位点拥有良好的学术交流传统,要求每位研究生每年须聆听4次以上学术讲座,鼓励和支持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并进行学术交流。每年邀请相关领域专家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做学术报告。2021年,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100余人次,其中学术会议交流发言10余人次。
2021年12月,具体承办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与哲学研讨会”暨江西省哲学学会2021年会。线上线下500余人参与,中国人民大学郝立新、浙江大学刘同舫、华东师范大学陈立新、上饶师范学院詹世友、江西师范大学汪荣有等哲学界知名专家、博导作主旨发言,30余名优秀论文作者作交流发言(其中本校10余名师生作交流发言)。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厅长、原江西省哲学学会会长郭杰忠等出席了会议并致辞。会议受到与会专家、学者和师生的一致好评,在省内外同行中产生了较大影响。
(六)质量保证
1.培养全过程监控与质量保证
(1)2021年,学院制订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关于研究生教育的有关规定》,对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时间、聆听学术报告次数、开题答辩程序、设置预答辩环节等进行了明确规定,为研究生全过程监控和质量保证提供了制度保障。
(2)学位点认真执行学校和学院有关研究生教育的规章制度,经常指导和检查导师指导研究生的情况,经常深入课堂掌握研究生的课程教学情况。
(3)学位点还经常主动加强与研究生院和研究生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等的沟通,全面了解本学科研究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工作等状态。发现问题或苗头,及时反馈、协调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
2.加强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管理
本学位点高度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把关,不断加强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管理。
(1)为加强学位论文质量管理,规定从 2020 级开始,研究生开题答辩和学位论文答辩的时间进行调整:第三学期国庆节之前,报开题题目,学科点进行审批;第三学期末之前,完成开题答辩;第五学期末之前,完成学位论文预答辩;第六学期末之前,完成学位论文正式答辩。
(2)每次答辩之后,要求研究生严格按照答辩会议的意见进行修改,并报导师和主答老师审核签字。同时要求有关论文、报告、表格等材料须于答辩结束一个月内报学院研究生教学秘书存档。
3.强化指导教师质量管控责任
(1)明确要求导师落实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职责。要求导师对研究生的思想、学业等进行全面、全程的指导和监督,每月至少指导研究生一次。
(2)学位点通过导师组交流、研究生开题答辩与正式答辩、研究生上课情况反馈、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查等途径,加强对导师指导质量的评价与管控。
(七)就业发展
1.本学位点毕业研究生的就业率、就业去向分析
本学位点高度重视研究生的就业工作,积极开拓就业渠道和提供就业服务。2021年,本学位点毕业生为14人,就业率为 100%,均在政府或事业单位就业。
2.用人单位意见反馈
经调查,用人单位对本学科点培养的毕业生满意程度达 94.74%。
3.毕业生发展质量调查情况
据用人单位意见反馈,本学位点输送的毕业生具有过硬的政治素质,较好掌握了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独立从事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工作能力,能较快适应工作岗位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本学位点毕业生在单位评价好,在同等情况下,较多人获得优先提拔或晋升职务。
四、研究生教育支撑条件
(一)科学研究
1.2021年,本学位点获得市厅级以上立项10余项(多数为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等省部级以上立项),纵向科研经费近20万元。获得省、市级优秀论文多篇。同时,配合学校有关部门,组织思政课教师申请立项了一批校级科研课题。
2.2021年,本学位点10多篇文章在《中国教育报》、《中国社会科学报》、《江西日报》(理论版)等重要报刊以及收录期刊、北大核心期刊发表,20余篇研究生论文在全国性学术研讨会上宣读。
(二)支撑平台
1.本学位点软硬件等基础设施完善,设有现代化教室、图书资料室、图书借阅室、会议室、学术交流室、研究生自习室、研究生活动室、科研创新基地等,借阅室配有超星学习机等设施,为师生学习、科研、交流等提供了较好的平台和条件。
2.本学位点每年购置了大量新书,订购了一批专业报刊杂志。学校网络设施健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中外电子资源充足。
3.建设有思政VR实验室,可充分利用全国红色资源数据库,实现情景式、沉浸式教学。
(三)奖助体系
学校具有完备的研究生奖助补贷等体系,包括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江西省政府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等,研究生奖学金标准高于江西省高校平均水平,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此外,学校、学院每年还为研究生提供了许多助管、助教、助研、兼职辅导员等岗位,帮助贫困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
五、学位点社会服务贡献情况
1.本学位点积极组织导师和教师位服务社会,获得校内外一致好评。2021年,在校内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等大型宣讲60余场,其中校外10多场。
2.本学位点导师和教师多次牵头,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开展江西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问题式专题化教学改革、景德镇片区高校思政课建设联盟和景德镇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等活动。组建10多名哲学专业教师分为4个课题组,研究开发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4个专题课件,供全省高校推广使用。
3.本学位点研究生在学校和学院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大学生政治理论宣讲、校内外防疫、校外扶贫等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赢得了校内外的高度评价。
六、本学位点建设的特色和亮点
1.由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构成的“立体课堂”教育体系,创新了“三全育人”工作机制,特别是定期举办“陶冶讲堂”“思政午餐会”等活动,推动师生交流经常化制度化,效果好,反响大。
2.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方面走得较早,具有优良传统,尤其是师生从哲学、美学等专业视角研究和宣传陶瓷文化,讲好中国陶瓷故事。
3.本学位点研究生政治素质好,思想要求进步,在学校大学生政治理论宣讲、党团学等活动中表现积极,成绩优异,获得好评。
七、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1.高层次人才紧缺,特别是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等紧缺。
2.部分研究生系跨学科报考,学源结构有待于改善。
(二)改进措施
1.通过培育和引进等多措并举,大力加强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紧缺专业博士等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力争近几年有明显提升。
2.根据中央和学校党委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加大建设力度,推进工作进度。
3.通过对内质量提升、对外招生宣传等多种方法,不断改善研究生生源结构,进一步提升研究生生源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