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廖玉原)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刊物承载着厚重的革命党史,蕴藏着强大的思政育人力量,思政课教师发掘和利用好红色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2024年1月24日,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磊峰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主任蔡定益的带领下,教研室教师集体赴景德镇紫晶红馆开展“一线课堂”实践活动。
图1 教研室教师在紫晶红馆外合影
该馆系红色书刊收藏家吴农科先生创办,收藏有万余件原版原品的红色书刊、报纸,涵盖从辛亥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其中不乏一些建党初期珍贵的文物级史料。有最早出现马克思(麦喀士)一词的光绪年《万国公报》;有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以及《每周评论》;有1931年苏区出版的《红色中华》等。此外,还有大量一手的景德镇本土红色资源。
图2 收藏家吴农科先生为教研室教师进行讲解
对于思政课教师而言,可利用的教学素材极其丰富。在吴农科先生如数家珍、绘声绘色地讲解下,各位教师通过零距离接触一张张泛黄的报纸、一本本陈旧的刊物,不仅深刻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波澜壮阔的百年奋斗历程,而且进一步增强了上好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的信心。
图3 教研室教师在紫晶红馆陈列室内合影
在参观和聆听的过程中,教师们相互之间就馆藏红色资源、景德镇本地资源和思政课程相关内容的具体结合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探讨。此次“一线课堂”活动,不但为开展相关思政课专题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案例资源而且也能够增强相关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科学性。
图4 教研室教师与吴农科先生交流
图5 吴农科先生在讲解